权衡与繁荣

所谓"权衡"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术语,指从事经济学预算必然会涉及到一些牺牲X,来换取更多的Y。拥有一部份定额储蓄,人们可以购买汽车或实现耗资昂贵度假,但只能择其一,于是这里就存在着权衡和选择。当然,前提是,储蓄额是固定的。如果赢了彩券,就令当别论了。这一切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见,但同样简单的解释权衡的道理被借鉴到谈论国家的整体经济上来,则是是明显误导和想当然的做法。

每当讨论环境问题,权衡取舍的问题就出现。 例如,美国人被环境法规的保守派反对者告知,我们牺牲了相当一部分国家财富换取环境保护。清洁空气需要为汽车安装昂贵的污染控制装置。而如果不关心空气质量,我们本可以使用更大更好的车。新规定提高生产成本和封闭市场则使我们失去更多的工作机会。 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正受到威胁。如果更多注重环境问题,增长将会放缓。甚至有这样的论调:一个努力挣扎摆脱贫穷的成长社会不能太挑剔环境。

 

实际上,许多规定鼓励创新,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发展新业务。例如,许多具有环保效果的公共物品使社会每个人受益。增长也应包括这些物品。但在更为清洁的环境中,医疗费用减少和保健水平的提高效益,难以计算也难以回溯至具体的环境法规。在销售减少且受规则规范的业务发现失业现象较为容易,而由于同样的规则下细微经济部门的创新或服务而催生的就业则很难。当然若采用微妙的经济分析,我们可发现这其中经济关系。但那些急于逃避法规限制的企业和学术、政治、新闻代表队这层微妙的经济学关联并不感兴趣。后者必使法规和发展相抵触。

 

这即是担心环境和其他法规必须被牺牲来换取繁荣背后隐藏的忧虑。但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取舍权衡意识形态是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的社会财富结构模式相联系的。这一模式已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并具有社会隐患。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少数人口有政治和文化权力,可以在少数豪华私人消费基础上确定财富模式。拥有一部车和一套房子是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地位的最终确认.

这种生活的成本很高,但二战以来大多数贫穷的人取得了相对可以接受的福利。政府已成功地说服多数智慧的人投资公共品如清洁器。组织严密和相对正直的法律和行政系统保护多数穷人避免多数最严重的弊端尽管他们保护自己的手段很有限。在这个意义上说,该系统在"起作用",即使不公正且污染程度在加重。

将这种财富模式转移到发展中的经济,混乱结果就产生了。混乱几乎每个南半球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 塞车和空气污染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交通和公共卫生问题,而是意味着更深层次的系统失败。这些发展中社会农村问题证明了这些失败。通常全行业增加贫困人口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多。这种失衡的结果,是由于私人消费品例如汽车大量生产。组织如世界银行正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有意支持这种发展,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需要发展政策世界范围的调整来恢复平衡。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西方国家不承担起由于其过去剥削而产生不良后果的责任,不接受来自各界最近的忠告。这是徒劳无益的抱怨,尽管合理。事实是,西方国家都不可能用更多财富来帮助贫困的邻邦。这些国家必需自救,这样他们也可以做的最好,可以寻找公平和尊重环境的独立发展的好办法。消费西方商品巨大的"中产阶级"的成果,与同样庞大的,结合祖先遗留下来的不便和现代的不公正的,农民生活贫困阶层必然会导致未来的灾害。

 

过程中的改变可能导致GDP的增长放缓么? 也许。如果公共物品被排除在考虑之外。即使出现放缓,这种取舍权衡对经济原则毫无办法,但对投资资本来源可以有很多作用。 劳伦斯·萨默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经承认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具有严重缺陷,但这是针对此时的历史唯一起作用的。诚然,巨大的经济动力围绕自由贸易与投资得以发展。但是忽略则是严重的错误。

但发达国家投资者寻找他们了解和有利可图机会。他们选择他们在自己国家开发成功后和熟悉产品。当涉及到这些产品,他们的技术、金融、市场营销知识价值非常。这些产品在发展中世界有需求,在世界每个角落美国的生活方式宣传又使这种需求异常激烈的。随着投资,新的工作产生并提供购买力来购买这些产品。 投资与消费的经济循环就像个环绕发展中社会颈部的枷锁。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好不容易取得民族独立,现在类似的经济独立需要实现。经济独立并不意味着专制,而是意味着确定外资投向合理的目标。这是前所未有的。

西方国家特别保护某些特殊行业或部门如农业,虽然其对自由贸易的颇有微辞。穷国"比罗马教皇更天主教 似的错误是荒谬的,就如同我们说的那些渴望正统,程度甚至不明正统与最杰出的教堂代表之间相比较。

在西方国家,私人投资者被要求向公众让步是司空见惯的。大型房地产项目的投资者可能要拿出一部分土地给公园或学校。毕竟,他们工程将吸引的公众需要公共服务项目。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合理的。这种政策发展中世界有么? 在西方国家,公司都受到关于其生产和产品的污染影响法规的相当严格的限制。为什么发展中世界没有? 在许多西方国家,政府和公司认可新技术进步代替工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适当补偿并帮助培训来减轻打击。为什么在发展中世界未见此做法?

一个人用无数实例证明西方国家限制其有害影响并扩大其私人投资优势发展。现在正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采纳这些战略的时候。不仿效这些已经很富有的社会的所标榜的原始技术人性化和技术补足,来配合科技致富的道路,繁荣将无法实现。